聪明与智慧之争:为什么智能楼宇是更好的选择
时间:2024-04-12 人气:

    “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俗语广为熟知,但你一定没听过“智慧反被智慧误”。因为,聪明≠智慧,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区别。正所谓,“聪明人会说话,智者善于倾听。”而这同样适用在当今的楼宇建筑上。

    “聪明”楼宇和智能楼宇之间的区别是,在“聪明”楼宇中,用户将对系统进行设置,使其以最符合用户意愿的方式运行。然而,智能楼宇具有适当的传感和处理能力,可以自行感知环境,并自我设置,根据自己的判断正确行事。

什么是智能楼宇?

       80年代初,“智能楼宇”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华盛顿的智能楼宇机构(IntelligentBuildingInstitution)给出的定义如下:智能楼宇是集成了各种系统的建筑,采用协调的方式有效管理资源,尽可能提高技术性能、提升投资收益、降低运营成本和增强灵活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筑必须具备相关传感能力,以便在必要时获取尽可能多的外部环境信息,通过适当的通信途径将这些数据传送回建筑的“大脑”(可能位于本地或云端),并在“大脑”中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处理这些信息,最终决定采取相应行动。而这些行动必须通过相同的通信途径传达给各相关系统,以便执行。

智能楼宇的发展现状

       如果不幸迷失在荒野中或被困于孤岛,那么所谓的数字“3”法则将决定能否幸存下来。根据这条法则,要想活下去,必须做到3个小时找到栖身之处,3天找到饮用水,3周找到食物,否则将会面对死神降临。在那种情况下,栖身之处是生存的首要条件;虽然目前可能不至于在荒野中迷失,但了解如何通过转向智能楼宇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这对于地球和人类的未来而言,至关重要。

       通过数字化进程,人们可以实现新建筑或现有建筑的智能化。这个过程将影响建筑运行和维护的因素转化为数字信号,以便实时测量并传回建筑的“大脑”进行分析,并加以管理。如何实现新建筑或现有建筑的数字化,从而提高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性,是确保人类减少未来碳足迹的关键。因此,在讨论智能楼宇的未来时,需要考虑四大关键领域:

健康和安全:空间设计是否旨在提高居住者福祉?如果居住者感到安全,并且环境设计有助于改善其情绪和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将会随之提高。在新冠后疫情时代,随着各行各业返工复产,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可持续性:空间利用率是否达到了减少碳足迹的要求?这一主题不仅通过节省能源开销和减少维护成本来改善楼宇业主的生活,而且还会为更多的人带来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高弹性:空间设计是否考虑到未来需求,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今天的建筑是为了持续150年或更长时间而建造。即便不知道未来会出现什么创新或技术,但可以做好规划,让建筑的信息技术(IT)和运营技术(OT)基础设施能够应对未来的预期数据流量,随着更多的系统开始上线并使用IP地址时,流量必然大幅上涨。

经济效益:如果没有适当的财政激励,实施变革将困难重重。金钱就是价值,通过使建筑物智能化,让价值提升成为可能。然而,在收获成果之前,首先要投入资本。需要创新的融资模式帮助楼宇业主将其建筑升级为智能楼宇。

以上四个方面可以通过楼宇自动化来实现。如今,楼宇自动化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封闭和孤立的系统,在不影响或驱动其他系统的情况下独立工作,执行自身功能。建筑中的这些系统包括HVAC系统、照明、门禁、消防安全、电梯和占用检测系统等。孤立的系统大多效率低下,并导致更大的碳足迹。


为什么需要智能楼宇?

聪明与智慧之争:为什么智能楼宇是更好的选择

图1.智能楼宇影响因素漏斗图

       图1以漏斗图的方式,综合展示了影响智能楼宇的各种因素。它大致勾勒出驱动智能楼宇需求的现代生态系统。首先,从全球宏观趋势开始,也就是城市化和气候变化。

       城市化指的是全球人口从农村地区迁移到城镇地区,如城市。人们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而迁移到城市。城市提供就业前景,以及更好地获得商品、服务、医疗保健和教育的机会。人口增长也促进了城市化;

       气候变化指的是全球或区域气候模式改变,特别是自20世纪中后期开始的显著变化,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上升。国际能源署估计,全球4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建筑,仅建筑的运行和维护一项就造成了28%的排放。3令人不安的是,据估计,目前50%的建筑能耗都被浪费了。近年来,建筑能耗以及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几乎没有放缓;这表明,随着越来越多的建筑即将投入使用,除非能源效率提高,否则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只会日益恶化。

       许多有影响力的智库(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银行)目前都在关注旨在提高建筑能源效率的政策,为投资可持续和智能楼宇提供激励措施,加强对旧建筑进行改造,以满足当前欧盟的可持续发展标准。

       拥有绿色和智能楼宇认证的建筑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在某些情况下,这是特定金融投资的要求,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共识是这些证书为建筑的盈利潜力带来了巨大的附加价值。智能楼宇认证仍是新鲜事物,但随着TIA和UL共同组成SPIRE这一机构,认证也将变得更加流行。

下一篇:没有了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
服务电话 029-88684268
营销电话 19992981796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029-88684268
公众号二维码
西安新电研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008808号 地址:西安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尚业路西部云谷二期1号楼3层 业务咨询:15292859105